紧扣工作主线,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圆满完成2021年机关(群团)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任务,赤水市委编办抢抓工作时机,积极衔接机构编制业务,以认真、高效、负责的态度积极推动登记管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主动规范年报程序,抓早提前完成年度报告公示
为保证事业法人年度报告真实性、时效性。赤水市委编办“三提前”完成2020年度报告公示。一是提前制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的通知》,明晰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提交时间、细化网上操作流程、年度报告书填写要求等,规范了年度报告事项程序及要求;二是提前制作《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操作程序及要求》PPT发布在QQ中,方便单位参照操作,保障了年度报告的质量;三是提前压实年度报告事项“三重”责任,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第一主体责任,主管部门负责保密审查责任,事业登记机关业务人员负责复审责任,保证了提前完成年度报告工作。应提交年度报告公示的单位为341家,截至3月20日,已报告公示341家,年度报告率和公示率均为100%。
二、主动巩固改革成效,抓好涉改部门单位登记工作
紧盯改革任务与事业登记业务融合,保证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一是优化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工作后,及时跟进街道事业单位机构设立、变更、撤销等变化情况以及职责调整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主动上门服务,指导涉改单位法人登记业务,仅用15天,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3个街道办事处涉改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工作。二是优化职能配置,调整体育职责到教育局后,教育局更名为教育体育局,文体旅游局更名为文化旅游局,涉及举办单位名称变更,所属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幼儿园)全部要办理举办单位变更,赤水市委编办主动对接相关主管部门人事干部协调,负责通知、初审、督促,登记机关明确责任人,压缩工作时限,抓实工作任务,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了60家法人单位变更举办单位事项。全年因涉及改革办结事业法人登记89家,设立登记1家、变更登记82家、注销登记6家。
三、主动强化工作措施,抓牢日常事业单位登记事项
打好登记业务与机构编制业务办理组合拳,变被动为主动,做好“四个结合”,保证事业法人登记工作效率。一是结合机构编制业务日常管理工作,对办理变更登记“慢”的部门,必须先完成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再办理机构编制上下编、空编补员审批、“人才编制池”编制使用等业务。二是结合人事变动工作,对组织部、人社局等部门的干部任免、人事调动文件建立台账,逐一查核是否有法定代表人变化,对有变化的单位就跟进办理法人变更登记。三是结合换届工作,县乡同步换届,领导岗位变动大,法人变更也跟随紧盯办结。四是结合机构编制请示事项“三个必查”制度,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年度报告纳入“三个必查”制度指标内容,促进了登记与机构编制业务深度融合,有效推进日常登记管理常态化。
四、主动开展实地核查,抓实事业法人公示信息抽查
一是抓部署。针对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领导重视,早安排、早部署,细化抽查程序、检查内容和处理程序,对优化街道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改革后,对涉改事业单位进行重点实地核查。二是抓实效。执法小组采取现场听汇报、访情况、查资料、核信息等方式,以改革为重点,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逐一记录。三是抓整改。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逐一向参与的分管领导和事业单位法人一并书面反馈,限期整改,并要求主管部门要“以点带面”,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确保事业单位登记信息与实际的一致性。